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 > 电工

水电工实习报告

时间:2025-05-28 09:40:01
水电工实习报告汇编五篇

水电工实习报告汇编五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电工实习报告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电工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1. 了解我国目前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现状和发展趋势。

2. 通过对溪落渡水利工程的现场生产实习活动,以及参观相关水利枢纽工程,进一步加深对水利枢纽工程的理解,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现场教学和参观,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

4. 过学习大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方面的技术经验,为毕业设计打下扎实基础。

二、实习要求

通过实习,要求大家着重对溪落渡水利枢纽做如下几方面了解,

1. 枢纽工程规划和综合利用情况;

2. 枢纽总体布置和方案选择的特点;

3. 枢纽组成建筑物的作用、选型和设计原则;

4. 主副厂房的布置及厂区布置的特点;

5. 施工组织设计与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法;

6. 工程建设监理实务。

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举一反三,分析其他已参观水利工程的技术特点。

三、实习计划

1.时间:

2.方式:专题报告、现场教学、参观、工地实习、讨论、编写实习报告、考试。

四、实习内容

一.对于水电站的总体状况的认识

1.工程流域介绍

1.1流域概况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流域面积47.32万Km,约占长江全流域面积的26%,从河源至宜宾干流河长3479Km,落差5100m,分别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

金沙江干流水量充沛且稳定,落差大而集中。河口多年平均流量4920m3/s,年径流量1550亿m3,约为黄河的3.5倍,总计可开发的水能资源1.124亿kW。

下游河段(雅砻江河口 至宜宾)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最高,河段长782Km,落差729m。金沙江下游河段分四级开发,从上至下依次为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四座梯级水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3930万Kw,总年发电量1833亿Kw.h。图1金沙江下游河段详图 四座电站可获得总库容447亿m3,调节库容180亿m3。

1.2工程地理位置

溪洛渡工程是《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推荐的金沙江开发的第一期工程之一。 它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相接壤的溪洛渡峡谷,下游距宜宾市河道里程184km,距离三峡、武汉、上海的直线距离分别为770km、1065km、780km。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及改善下游河段通航条件等综合利用效益。

图3溪洛渡工程地理位置图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溪洛渡水电站是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电源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西电东送作为了重要内容。朱鎔基总理在为华南地区西电东送一期工程的批示中明确指出:西电东送工程的开工标志着西部地区大开发拉开了序幕。国家计委在全国西电东送会议上,进一步明确西电东送要以水电为主,优先发展水电。

金沙江是我国亟待开发的最大水电基地,也是世界上少有水能资源富集的河流。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水电基地的第一期工程,工程规模大,调节性能良好,发电质量高,综合效益显著。根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溪洛渡水电站主要供电华中、华东地区,并兼顾川渝、滇的用电需要。溪洛渡水电站成为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电源,使“西电东送”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华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基础好,经济增长的速度始终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十五”及以后仍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华中地区地处我国的腹地,是联系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从“八五”初至今,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华东、华中地区电网负荷总容量基数大,且今后10年至20年仍将保持较高的负荷增长,网内水电比重小,结构不合理,需补充水电,改善电源结构。溪洛渡水电站6月至9月出力较大,正值华东、华中地区负荷高峰期,输送的电力电量容易被电网吸收,容量替代率在90%以上。按照20xx年至20xx年的电力发展规划,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的电力全部输送给华中和华东地区,其容量仅占当年两地新增装机容量的40~60%左右,其缺口部分仍须由火电或其它电源补给。

华东三省一市所在的大部分地区均处于国家划定的酸雨和二氧化碳污染双控制区,巨大的环保压力和能源资源不足制约了华东地方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溪洛渡水电站西电东送,不仅满足电力负荷增长的要求,而且有巨大的环境效益,每年可替代火电发电量约55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2200万吨,减少CO2排放量约4000万吨,SO2约40万吨,减轻了大气环境的污染。

建设溪洛渡水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对实现我国能源合理配置,改善电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

(2)溪洛渡工程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工农业发达的精华地区。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暴雨活动频繁,洪灾在流域内分布很广,特别是主要由堤防保护的中下游平原区最为严重。历史上多次发生大洪灾。20世纪以来,发生了1931年、1935年、1954年、1998年灾情严重的大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目前的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的重要地位远不相适应。

三峡水库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主体工程,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对中下游防洪作用巨大。三峡水库完建后,根本改变了荆江河段的防洪紧张局面,但长江中下游特别是城陵矶以下河段洪水来量与河道泄量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遭遇大洪水仍需动用分蓄洪区分蓄大量洪量。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抗洪能力,其中的重要措施就是继续结合兴利建设上中游干支流水库,拦蓄洪水,以减免中下游地区的分洪量。

金沙江流域面积47.32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26%,为长江宜昌以上流域面积的47%,金沙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550亿立方米,约占宜昌年径流量的1/3,其洪水过程平缓,年际变化较小,是形成宜昌洪水的基础来源。

溪洛渡水库控制了金沙江流域面积的96%,水库总库容126.7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46.5亿立方米,可以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此处隐藏6574个字……p>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八、 矿产资源

武安市资源丰富,矿产5大类、23个矿种。其中煤炭总储量23亿吨、石灰岩总量达70多亿吨。沿途乘车可见到许多水泥厂依山而建。

九、 结束语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诸多地质构造性质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沿途我们见到了许多地质构造,捡了许多卵石。

实习的日子我们虽然有些累,但收获了大学的课堂里没有的许多东西,不仅学到了地质方面的许许多多的知识,也学到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与方法,学会了怎样学习,也学会了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心地质情况,继续学习,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期一周的实习很快过去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基本的认识并能清晰判断以地质构造,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会对我大有帮助。

水电工实习报告 篇5

国家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要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中,现实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来解决。比如像我学习的水工建设,我就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做的更好,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不断的努力的成果,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好。但是在学校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现实的困难,因此我一直在努力中,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我想要参加实习来更好的提高自己!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水库、水电站、试验基地以及水文站等的参观和现场报告,增强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工程概念,丰富生产知识,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和亲身感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熟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布置方式及运行管理。

3.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习地点

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 广东省水利试验基地(飞来峡)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里水试验基地 西南水闸 北江大堤 佛山市三水水文站

  三、实习内容

1.北江大堤

北江大堤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一道堤防,捍卫着广州、佛山等城市和三角洲腹地人民生命财产和一切经济活动。大堤的安危,为历代政府所重视,并被列入当地水利事业不可或缺一部分。现在,北江大堤虽可曰“固若金汤”,达到抵御百年一遇防洪能力,但这经历了三角洲人民世代经营,尤其是建国后党和政府带领当地人民前仆后继、防洪抢险、艰苦奋斗、不断建设的一项成果。随着时代和环境变迁,不利于北江大堤维护和发挥效益的因素也在增长,特别是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崛起,广州、佛山等城市连绵区出现,以及大量人口、财富在三角洲集聚,向北江大堤提出了更高的防洪要求。为此,北江大堤的维护和建设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和卓有远见的决策和管理。

现代北江大堤在广东北江下游左岸,从清远石角镇骑背岭,沿北江支流大燕水入干流南下,入三水大塘、芦苞、黄塘、河口、西南镇,止于南海小塘镇狮山,全长6334公里,是珠江三角洲众多堤围中最长的一条。它所捍卫范围属北江、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时期是珠江溺谷湾一部分,海湾中耸立着一系列小岛,晚第四纪(1~2万年)以来,多次海浸海退,形成西北江复合三角洲,但直到近千年时间里,才堆积形成现代三角洲平原。

综观北江大堤地区水利事业是在三角洲水文、地形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始于宋代筑堤围垦,经元明以来扩大和发展,到清代达到高潮。然而只到民国时期,水利才作为一项综合性基础设施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这个过程和发展规律,又与三角洲开发历史阶段性特点紧紧联在一起的。宋代北江堤围主要在发展粮食生产方面起了保障作用,明中叶以后,则在三角洲经济作物种植,基塘农业兴起,促进广州、佛山等工商业城市繁荣,以及三角洲东部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北江大堤所具有的直接或间接的航运、防洪、灌溉等功能,虽每因时代而变迁,但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互相影响,综合发挥作用的,且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变化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系。可以说,没有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兴盛,三角洲的开发和经济繁荣是不可能的,北江大堤在其中起了一个举足轻重作用。即使在今天,水利事业仍是三角洲各项产业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它的历史作用并没有因其发展过程完结而泯灭。总结北江大堤修筑、维护、管理等历史经验,寻找其成败得失,对三角洲水利事业、城镇和流域规划、产业布局都有重大意义。

2.飞来峡水利枢纽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飞来峡境内,距省会广州仅65公里。飞来峡水利枢纽是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供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水库,总库容19亿立方米,最大坝高52.3米,主副坝长2952米,装机容量14万千瓦,船闸可通过500吨级组合船队。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4l万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l9.04亿m3,防洪库容l3.36亿m3,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54亿kw.h。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目标以防洪为主,兼顾航运、发电、养殖、供水、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

工程为一等工程,挡水建筑物为l级。枢纽建成筑物由主坝、船闸、厂房和副坝等组成,根据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从左岸问右岸依次布置为船闸、厂房、溢流坝和土坝。

主坝由两部分组成∶溢流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共设l6个流流孔,采用弧形钢闸门,其中15孔为带胸墙的泄洪孔,另一孔为排漂表孔:土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1826m,最大坝高28.8m。副坝共3座。总长539.3m,最大坝高27m。船闸为单线一级船闸,最大过闸船队2x500t,上引航道长约l300m,下引航道约l500m。厂房类型为河床式,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5万kw的灯泡贯流式机组,该机组的转轮直径和单机容量为全国之首。

《水电工实习报告汇编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