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产实习报告模板集锦9篇
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产实习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产实习报告 篇1本次实习以生产实习为主,生产实习是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内容;
今年暑假我们利用了为期二十多天的时间进行了生产实习。通过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的施工相结合,使我对建造楼房的认识更上一台阶。
在这二十多天中,我们主要实习了一个楼层的基本工序,还有很多没有学到的知识。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也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在实习中主要侧重的是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还有模板设计:施工准备
1.模板安装前的基本工作: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
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
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
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
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
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还有好多注意事项,我在这就不列举了。
钢筋工程采用的钢筋为hpb235、hrb335、crb550三种。
工艺流程:
修改预留搭接筋→绑立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600mm,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拉筋宜适当加密。为保持两排钢筋的相对距离,宜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间距1000~1200mm。
现场的条件比较特殊,而由于各道工序的交接进行,应组织协调好其中的顺延时间,防止在交接处发生窝工的现象。管理人员协调好现场的一切关系,钢筋工班组未绑扎完,木工支模就无法进行,而在支模过程中,还要与搭吊班组之间配合,不给吊料工人总不能自己下去采用原始方法上料吧?电工组的电气线路不畅通,塔吊怎么能进行正常工作呢?而这就与外业关系协调市政又有联系了。管理人员应全面充分的考虑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工作有条紊的进行。
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
幸运的是,随着钢结构广泛使用,结构工程师们发现,虽然很多设计抗震性很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纷纷在强地震中倒塌了,而没有一列钢结构高层建筑出现过坍塌现象。这足以说明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不倒优势,同时也给那些处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或地区带来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少建或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只建钢结构的房屋来减少由地震带来的损失。日本和台湾都是这样,现在台湾连几层的教学楼都要用钢结构的。
管理人员还应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在模板工程中,要求基本上与课本上写的差不多,内撑外拉的原理且在浇筑砼前必须冲洗模板内部。其中也发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的模板上有圆孔,且每块柱模板上都有,在木加工区拼装后,用塔吊吊到相应的位置。现场拼接在圆孔中插入带有螺纹的钢筋,柱箍和加强用内楞放好后,再穿过的钢筋端头拧上燕尾卡,在穿钢筋之前,应先放入塑料管,柱拆模后,再锯出外露的pvc管,抽出钢筋,在柱模安装好后质检人员应检查垂直度,使其在规定范围内,具体方法是用线坠和卷尺测定。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生产实习报告 篇2入司三个月以来简述一下我在各生产车间实习中收获的心得。公司目前主要生产橡胶护舷和港口机械专用载重轮胎。我司拥有多种专用设备,橡胶护舷产品近二十种型号四百余种规格,是目前全国护舷产品规模最大,规格品种最全,出口量最多的企业之一。产品外销北美、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全国港口重大工程建设、改造项目,成为国内橡胶护舷行业的领头羊。
港机专用载重轮胎是由青岛天盾橡胶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上海港联合合作研发的港口机械专用轮胎。此轮胎的研发,提高了港机轮胎的载重,耐磨、抗压等一系列数据指标,并可多次翻新。通过在上海港、新加坡PSA试用中,胎体性能优良,胎面的抗磨抗压达到了国家标准,取得了满意成果。翻新胎再制造专利技术受到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可调整周长预硫化环状胎面”一举摘得20xx年巴黎国际博览会银奖。公司还荣获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承担单位,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首批试点企业,国家“双百工程”示范骨干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护舷车间产品制造情况
1.护舷车间的产品采用国内先进的胶片缠绕技术和胶片注射式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可控。现车间主要生产的型号有TD-A(超级鼓型)、TD-AA(锥型护舷)、TD-B(拱型护舷)、TD-BPE(带贴面板)、TD-C(圆筒型护舷)、TD-D(半圆 ……此处隐藏17164个字……催化剂的化学物理结构和活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和活化剂的比例及浓度、氢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催化剂体系的复杂性以及非均相特性使得准确分析动力学参数非常困难,对于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它们的反应速度常数有很大差别。
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和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溶剂法,聚合条件为160~170℃、2.8~7.0MPaG,特点为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容易控制,无规物高达20%~30%,产品需脱催化剂残渣和脱无规物。淤浆法,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也是迄今生产量最大的方法。液相本体法,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气相法,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具体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气相工艺、Sumitomo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四、聚丙烯的合成工艺流程
以淤浆法为例说明整个工艺流程:
000单元:
原料丙烯经D001A/B固碱脱水器粗脱水,D002羰基硫水解器、D003脱硫器掊去羰基硫及H2S,然后进入二条可互相切换的脱水、脱氧、再脱水的精制线:D004A/B氧化铝脱水器,D005A/B Ni 催化剂 脱氧器、D006A/B分子筛脱水器,经上述精制处理后的丙烯中水份脱至10PPm以下,硫脱至0.1PPm以下,然后进入丙烯罐D007,经P002A/B丙烯加料泵打入聚合釜。
100单元:
高效载体催化剂系统由A(Ti催化剂)、B(三乙基铝)及C(硅烷)组成。A催化剂由A催化剂加料器Z101A/B加入D200预聚釜。B催化剂存放在D101B催化剂计量罐中,经B催化剂计量泵P101A/B加入D200予聚合釜,B催化剂以100%浓度加入D200。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降低干燥器入口挥发分的含量,但安全上要特别注意,管道的安装、验收要特别严格,因为一旦泄漏就会着火。C催化剂的加入量非常小,必须先在D110A/B、C催化剂计量罐中配制成15%的已烷溶液,然后用C催化剂计量泵P104A/B打入D200。
200单元:
丙烯、A、B、C催化剂先在D200预聚釜中进行预聚合反应,预聚压力3.1-3.96MPa,温度低于20℃,然后进入第1、2反应器(D201、D202)在液态丙烯中进行淤浆聚合,聚合压力3.1-3.96MPa,温度70-67℃。由D民02排出的淤浆直接进入第3反应器D203进行气相聚合,聚合压力2.8-3.2MPa,温度80℃。
300单元:
聚合物与丙烯气依靠自身的压力离开第3反应器D203进入旋风分离器D301、D302-1、-2,分离聚合物之后的丙烯气相经油洗塔T301洗去低聚物、烷基铝、细粉料后经压缩机C301加压与D203未反应丙烯一起,进入高压丙烯洗涤塔T302,分离去烷基铝、氢气之后的丙烯回至丙烯罐D007,T302塔底的含烷基铝 、低分子聚合物、已烷及丙烷成分较高的丙烯送至气分以平衡系统内的丙烯浓度,一部分重组分及粉料气化后回至T301入口,T302的气相进丙烯回收塔T303回收丙烯。
心得体会:
此次仿真实习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实验室中进行棉籽油的提取,另一部分是上机操作。 经过这几天的化工仿真实习,让我收获颇多。
实验室中我们应用了CBHS-I化工传质单元综合实验平台,模拟了从棉籽中提取棉油,并对杂质棉酚进行分离和回收的工艺过程。此单元由四个单元系统,浸取单元、萃取单元、精馏单元和蒸发结晶单元。采用了浸出法制备棉油,它是应用了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幼稚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老师首先让大家自己熟悉流程,然后分两小组,将名称标签及流向标签贴在相应的储槽及管线上,并让同学讲解流程,虽然比较耗费时间,但是通过此可以使大家尽快熟悉流程,清晰明了棉籽油产出过程,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启动机器。这个棉籽油提取的过程是比较轻松的,基本都是机器完成,我们只需根据情况调整按钮控制温度流量等,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力量,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当我们需要根据分光度测量结晶前后溶液的浓度时,对于以前接触过的紫外分光光计,大家在它面前都是束手无策,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也得加快步伐学习使用化工高科技产品,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实验动手操作技能。当然光是机器自身还是不能完成实验的,我们也要细心及时的记录液位的变化,观察精馏塔中分界面的位置,不得过高或者过低和精确配置所需溶液。
上机实习虽然只有三天,但是这种直观的上机操作学到的东西令我印象深刻,感到自己真正地接触到了自己专业,不再是空洞的理论,也不再是抽象的用途。仿真实验是以仿真机为工具,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厂进行教学实习的一门新技术。仿真机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络或多媒体部件,由人工建造的,模拟工厂操作与控制或工业过程的设备,同时也是动态数学模型实时运行的环境。
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的机会,可在仿真机上反复进行开车、停车训练,在仿真机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在此次仿真实习我们做的是聚丙烯,当中遇到不少问题,起初时,按照评分标准中的步骤一步一步跟着做,到后来的步骤由于前面没能满足他的实行条件致使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而且操作速度也比较慢, 经过分析可能是如下原因:一是操作前没有熟悉工艺流程、操作设备控制系统和开车规程,导致操作速度缓慢,因没能及时关闭阀门而使压强超过规定值,这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容易导致事故发生。二是操作时易大起大落,;例如打开进料阀时为了使其尽快达到规定值而将开度调到最大,由于惯性和滞后的存在,一时看不出变化,因而暂时看不出变化,而一定时间后又出现被调量超出期望值,同样又急于扳回,导致被控变量反复震荡,难以稳定。三是没能从整体上统筹大局,单个釜操作时没注意保持三个釜内的压强和流量的平衡与稳定。具体单元中总体的进物料量和出物料量是动态平衡的,能量也是如此,因此可以通过这个平衡来间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合理的调整开车步骤,把握各个环节的开启时机。
这次仿真实习对我们化工班的学生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它不仅使我们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使我们明白光掌握好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习问题的能力,而且统观全局,细心观察,使用先进的设备也是我们所需必备的能力,同时它让我们提前体会到了坐在总控室操控工厂生产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工厂生产系于我身的责任感,工作中必须全神贯注,一点点的差错都可能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甚至事故危险。化工这个特殊的行业也决定着对我们化工人特殊的要求,做为一个化工科班学生,我们学的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